梨文化館

建築外觀

梨文化館是中嵙梨鄉的第一景,展現梨鄉文化與梨的產業傳奇。在滿山梨園間,素雅的白粉牆隨著坡地緩起,屋外還有處風情閒散的賞景平台,梨的故事盡在其中。
文化館的外觀採「有機建築」手法,取於在地石材、紅磚、白粉牆、鋼及木構,巧妙的崁在坡地上,與大自然融為一體;建築材質的多元運用,且不浪費資源的作法,也展現了東勢客家族群儉僕的印象。

梨文化館的建築風格,其實正展現「大地即博物館」的概念;外型典雅質樸,卻又不失現代風格,周邊環繞著梨田與步道,梨田之旅就在此美妙展開。

建議必覽的景點,是館後方的一株「神樹」,這是第一棵高接梨嫁接的母樹,地方人認為「吃果子拜樹頭」,這棵讓橫山梨變身為高接梨的「希望之樹」,樹齡約45


館內設施

梨文化館是棟兩層樓的建築,一樓是高接梨的生產過程及相關農具特展,最具特色的是高接梨研發團隊18人的故事,在這裡,必得認識的人物是「高接梨之父」張榕生。從一樓往二樓的壁面,巨幅圖片裡的主角,正是張榕生。

二樓一樣以圖文展現高接梨如何調節產期及梨的生產過程、梨的種類,中央展示的是各種樹身、樹形與器具。

由二樓轉出下樓,陽光灑向白粉牆,炙烈得幾乎讓人睜不開眼;從這裡可通往「竹取霧雨」步道,走出文化館,就能立即進入梨田美景。


展示內容

1974年張榕生在田間試接,1976年由12個班員開始試接運作,果實採收期比梨山還早三個月,「新興產業」高接梨誕生;這也是文化館入門的主軸概念。

高接梨的生產,嫁接約2530天開花,農曆春節期間山區一片花海,美景最是新奇美妙;接著是疏果、套袋,豐水梨約留23粒、新興梨約34粒;果粒約姆指大時,開始套袋,果袋分為四層、三層、二層及一層袋。

高接梨從5月底開始採收,也是北半球最早採收的梨。 展示館二樓訴說的是高接梨的四季,「春花秋果」是滋味最甜的正頭梨,「秋花春果」是慢熟的倒頭梨,「冬花夏果」則是早熟的「不知春」,調節產期後,品果期當然也隨之延長。


Share

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